字体编排(1)
字体编排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解读和传播文本。在视觉设计中,字体的设计和编排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先从西方字母了解吧。
字母的字形大致可分为衬线字体(serif)和非衬线字体(san serif)。衬线字体指的是文字开始和末端的地方有额外的装饰,在汉字中宋体是典型的衬线字体。非衬线字体就是没有衬线的字体,与汉字中黑体相对应。
衬线字体
非衬线字体
在做字体设计前,让我们先了解下英文字母造型的基线:
所有字体的字形都是在其原型的基础上变化而来,这些变化往往从六个要素入手:大小写、自重、对比、自宽、字形和样式。
大小写
字重 笔画的整体粗细相对于大写字母的高度而言是会改变的。细、常规、粗和黑的笔画——呈现为逐渐加粗的变化——于是界定了一个字体样式的字族。字重的变化不仅有助于增加视觉对比,还有助于区分信息成分的层次关系。
对比 一种字体的字母笔画可以在字重上统一,也可以有显著变化;笔画变化越大,字体的对比就越大。笔画间的对比,例如从细到粗的突然变化,叫做适调;这类情况的发生指的就是字体的笔迹变化。
字宽 指的是以大写字母“M”的字宽为基准的字母比例宽度。字宽较窄的字体被称为“狭身体”,而字宽较宽的字体被称为“加宽体”。
字形 罗马体指的是其垂直线与基线成90度角的字,它们呈垂直站立状。罗马体由人文学者在文艺复兴时期创造的斜体字母,它们向右倾斜12度至15度,模仿了书写的倾斜度。
风格 这个词语描述的是(1)字体的两个主要分类:有衬线字体(字符笔画的末端有花饰)和无衬线体;(2)创造字体的历史时期;(3)字体的相对中性或花饰特征。中性字体与字体的基本结构最为接近,而那些特征被夸大的字体则属于风格字体、特殊字体或花饰字体。
字体的风格分类,对字体进行分类有助于设计师抓住字体之间的微妙区别,以便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对字体进行编排。然而字体分类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现在我们字体编排变得越来越个性化,并把历史上的造型观点融合到现在观点当中。
旧式字体 以毛笔或钢笔字笔画粗细的有机对比为特征,弯曲部分具有呈角状或倾斜的轴线。小x高度明显地定义了
小写字母。字母末梢呈犁形,小写字母的开口较小。
过渡字体 这种字体显示了字体结构的演变。笔画的对比度得到极大的加强,且得到更为理性的应用——其韵律感非常明显。小写字母的x高度较长啊,轴线更为垂直,衬线更加锋利。
现代字体 笔画对比及其强烈——细笔画细得就像是发丝,粗笔画则比较粗壮。弯曲部分的轴线完全垂直,连接衬线和字干的字弧已被移除,形成朴实而雅致的接合点。
无衬线字体 这种字体是19世纪“标题字体”的产物,具有粗体、呈条状而无实质细节的风格特征。该字体没有衬线。笔画粗细统一,轴线完全垂直。无衬线字体在文本排版中显得比较密实,且在设置为小字号时亦能清晰辨认;在过去50年里,无衬线字体被广泛应用于阅读文本中。
粗衬线字体 粗衬线字体是另一种标题字体的产物。是把无衬线字体的粗体特征和有衬线字体的水平特征相结合的结果,其特征是粗细保持一致。衬线和字干具有相同的粗细。
变体字 这种字体富有视觉表现力,但不适合用于长篇文本中。该类型字体包括一般书写体、奇特而复杂的书写体,还包括具有阐明或概念功能特殊体。
大致了解英文字母字体的一些基础和规律后,我们来看看汉字的一些基本知识。汉字体基本是在称为“假想边框”(字面框)的正方形框里调整平衡而设计出来的。
根据活字印刷时代遗留至今的规定,汉字中字面框的大小等同于字的磅值。每种字形的设计规则,由字面框中的文字所占大小,或者笔画的基本位置来决定。
宋体(衬线字体) 在被称为字面框的正方形中调整好平衡而设计出来的。
黑体(非衬线字体) 即使都是汉字,相对于宋体,黑体则占满了整个字面框。
字体结构特征
单体字:一个偏旁单独构成的字
合体字:两个或两个以上偏旁组合成的字
其中合体字又分:
而在字体的设计上,很多和字母有相似之处,掌握衬线字体(以宋体为例)的水平特征,非衬线字体(以黑体为例)的粗细统一的特征,在字重、字宽、对比、字形等方向进行改变设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