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分析案例三则—父亲角色缺失的危害
在我的执教生涯中我遇到了很多因为父母离异学生而很难建立符合社会准则的家庭观念。以下举出几个案例供教育者参考。如有雷同请勿对号入座。傅老总结出来,是为了更好的用于与教学。
男孩A,父亲音乐家 母亲律师。
父亲家中最小因而得宠较多,行为任性且缺乏对后果的估计和负责人的态度。当男孩A幼年时期,父亲婚后不承担家庭责任长时间任由自己吃喝玩乐,并和自己学生鬼混。伴有家庭暴力。各种原因综合导致家庭破裂。父母离异后,父亲不承担抚养孩子的重任,母亲伤心离开。男孩A是由奶奶一手抚养长大,隔代抚养造成过于溺爱男孩A。女性抚养代表的是生理需求,男性抚养代表社会准则。而这种完全由女性抚养的结果就是,一味满足生理需求,却错过了“自我克制的训练”。长期以往的结果导致男孩A长大后缺乏克服困难,希望他人帮助达成自我目标的惰性思维,缺乏自我情绪控制的能力,如果身边亲人不帮助达成目标就大发其火,逼迫抚养人完成他所认为的“别人的责任”。思维潜台词:你生我,我就该这样。而这种漫无止境的要求却无法在父亲那里得到正确的指导,父亲成为了符号没有任何意义。父亲成为了在母亲那里得不到好处的时候,威胁母亲的筹码。该男孩清秀且外表迷人,未来的家庭之路何去何从。
男孩B,父亲厨师现居海外 母亲职业未知
父亲离开中国多年基本未尽到抚养孩子责任,估计也有出轨行为。母亲性格外向,现实的逼迫让这位母亲独自抚养男孩B性格彪悍,爱喝酒。酒后估计有蔑视男性的言语或抱怨。长期以往,男孩B耳濡目染,性别角色认同出现了微妙变化。母亲是该男孩心理的重要依赖对象,母亲的话语权很重,能直接被孩子吸收。该男孩渴望他人关注但是行为表现偏女性,不直接表达这种愿望。对自己认可的朋友极其依赖,女性朋友众多,但是出于对社会准则的表面服从。少年时期男生和女生过于亲密会受到各方面压力,但是和同性朋友亲密却不会引起老师的注意还能得到广大同学的关注。正向刺激了这种渴望关注的心理需求。再加上网络信息的各种引诱,该男孩似乎找到了同类填补了自己心理的无底洞。现代社会对此类问题已经很开放了,朋友可以茶前饭后谈论一下就各自散去,但是当自己的父母知道后。引爆的就不是一个话题了,长期积累的结果会激起严重的家庭矛盾。建立未来家庭之路,步伐沉重。当然人也可以不需要家庭也能生存,但是化解内心生命的孤寂的方法,除了延续生命被视为普遍方法而外。同性依恋关系很难得到法律意义上的保护。
女孩C,父亲职业未知 母亲会计
父亲有外遇史,行为不计后果,不在乎给他人造成伤害,造成他人伤害后不承认自己行为失格。其它信息不足,但是从女孩口述得知,自己和父亲性格很像。女孩C很容易情绪化,任性缺乏自我情绪控制能力。估计还会为自己这种不估计后果的任性找到一个正面解释:我敢作敢当,沉醉在自我解释当中。另一方面由于父亲不计后果的行为的确造成了女孩C的伤害,但是内心深处渴望父爱。因此认为其他人对自己好,都是因为利益原因而非她个人因素。这种偏颇的认识是出于没有得到过父亲毫无利益原因而富有责任感的爱。在父母离异之后出现的各种利益之争强化了这个认识。自卑和自傲共存,外表的美丽掩饰不住内心的空洞。在面对教育者因为收取学费后对学生的关心和爱,视为虚伪。因此对于不计后果的追求纯粹感情乐此不疲,这种不计代价的表达自我情感诉求对于建立了相互信赖关系的咨询师是危险的。内心渴望更多的关注却扭曲认为咨询师是图利而为。女孩C的经历和楚楚可怜的依赖,很容易造成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移情。这对双方都是不利的,因为咨询的目的是为了让来访者减轻痛苦,并认清自己人生中的伤痛和带来的结果,并为未来生活做一定的指引作用。因此这种女孩适合的咨询师最好是名有正常家庭经历的女性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