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是个八卦
之所以用八卦这个词语,是因为我要讲的事还没有出现结局,所以谈不上故事。
在看过了太多专业名词术语按照固有逻辑所组合成的一篇篇学术性文章下,大家强费着脑细胞去努力理解最后忘记,有时候,生活中的经历反而更而让自己有出人意表的感悟。
年少的青春无非也就两种,一种是听父母老师的话,乖乖念书,按部就班升学,听取他人建议,大学莫名其妙选个自己不是那么喜欢但听说未来就业薪酬很不错的专业,然后出入社会。
另外一种也就是要么先天性脑袋较差,怎么念都考不出教育者喜欢的分数。要么就是年少叛逆,不喜考试,总之这部分人后来的路选择性就比较广,当然,如果家庭背景一般,代价不过就是质量稍微差点。
所以,我要八卦的那位朋友是属于第二种人,二十岁从一家什么都没有学到的专科学校出来以后,就一直肄业在家,年轻人独有的臭毛病,眼高手低,总觉得自己是天造之才,不应该接受那些听起来很搓的工种。
后来一不留神长到了二十三岁,这三年来我们偶尔聚会聊天,他的心境大抵是,妈的,我好恐慌,这年龄了,一事无成。
于是,他便一边恐慌,一边无所事事。
他总觉得未来的自己会过的不错,我并不了解他这种毫无根据的自信究竟从何而来。
总之,后来不知道什么缘故他下定决心深造,并且规划了自己未来的职业道路,原画。
从朋友那里东拼西凑攒了一万多块去了一家CG培训公司。
期间偶尔问起的时候喜笑颜开阐述着自己如何辛苦,透过他的眉目我能感觉到他脑袋里对未来生活重燃的光明之火。
再后来,他毕业了。在成都应聘过几家公司,结果都被拒之门外,肯应聘他的公司又远在上海,但是因为很多个人原因,他并不愿意远赴他乡。
于是,他又迷惘了。
他开始质疑自己当初付出的努力和决定。
他觉得自己的现近和当初的预期是相悖的。
我觉得可能是他太过简单,他是直线型思维模式。
付出必然有回报,但是往往这个回报点,并不能百分百精确到你当初所想。
后来的他从事了销售行业,做了名基层员工。
每当我们再聊起这个事情的时候,他坦言自己并不后悔。虽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值,必定未来总有机会,一技傍身总是好的。
值得一提的是,他虽从小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但他很喜欢绘画,虽然他当时想从事这方面的事业,却落空了,不过他告诉我,他在学习过过程中,是享受到了久违的快乐。是值回学费的。
也许有的时候,我们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是抱有一定目的性的,不过当我们经历后回头来看,可能当初那份目的只是我们自己强行附加上去,不然会觉得亏。可能,我们只是单纯的喜欢去做这件事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