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绘画解读21–巴比松画派–米勒
巴比松画派,19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枫丹白露森林的小镇巴比松吸引了许多画家,他们在那里聚会,出游作画,即得见原始荒凉的自然风貌,感受到逃离闹市的惬意,又与不远的巴黎保持着接触,了解世界美术的动向。
主将卢梭画风沉郁泽穆,擅长绘画树木和森林沼泽,作品《森林出口》《阳光下的橡树》。对印象派影响最大的巴比松画派的杜比尼,他的《春天》《六月的原野》以分离、复加的大笔触抒写阳光明媚,春风拂熙的景色。
阳光下的橡树
迪普雷喜爱用厚稠的颜色,把光积聚在画面中心,电闪雷鸣、暴雨乍收时的树木是他最擅长的主题。迪阿兹以晦明变幻的沼泽树丛为特色,从缝隙中射入的强光把湿润的草。嶙峋的树皮、堆积的枯枝败叶照得如火燃烧。特洛容则擅长用逆光表现林中归来的牧群,《牛栏》《牛群》中那旷远的地平线和恬静的乡村情调引人遐思神往。
柯罗作画不选地方,常常坐在大路正中写生,越是平凡的景致越能使他施展才能,即使面对最繁琐的风景,他也能从容不迫地简化提炼,发掘出和固定下它的隐艳馥郁,如《沙特尔大教堂》《枫丹白露森林》,柯罗的风景画为西方此后的写生创作立下了典范。他作品篇幅一般不大,特别展现出了一种小镇文化的恬静与安分,人物都是自己身边的亲戚或者邻居,如《珍珠女》,不会摆出刻意的姿态,色彩平时不夸张,大多用中间色调–赭褐色或者墨绿色,沉稳的平涂技法,一点点刻画出平淡无奇但又踏实敦厚的人与风景。17世纪西方风景画并不以自然风景为主流,随着海洋冒险的发展,海洋风景画发展起来。柯罗使西方的风景画从海洋回到土地。
柯罗《芒特的嫩叶》
柯罗《蒙特芳丹的回忆》
柯罗《维拉达福瑞小镇》
柯罗和米勒都曾在巴比松村从事创作,但有些人并不把他们划分在巴比松画派,因为柯罗画风景与众不同,米勒出生法国北部的农家,在巴黎拜当时名家德拉罗什(作品《简.格雷的处刑》)为师。最后发现自己不适应大都市生活,30多岁时候带着家人移居巴比松。主要画人物,米勒是19世纪典型的农民画家,艺术特征是:使农民劳动及生活题材在艺术中获得深刻意义,表现出劳动人民“真正的人性”和“伟大的诗篇”,所塑造的农民形象崇高庄严,富有纪念碑意义,充满庄重和人道主义精神,形式上追求浑然一体的表现效果和画面整体的和谐统一,艺术语言平静,造型概括,具有雕塑般力度,情调含蓄,色调浑厚,苍茫沉寂,给人以质朴凝重、真挚动人的印象。《晚钟》《牧羊女》《拾穗者》等作品人物形象淳朴厚重,对后人有极大启发意义,树立了最早劳动者的美学。《晚钟》在小村庄巴比松的教堂每天早午晚三次敲响钟声,在表明时刻同时也督促人们祈祷。此时临近黄昏,年轻夫妇垂下头去祈祷,与明亮的背景,肥沃的麦田形成鲜明对比,前景幽暗,土地贫瘠,夫妇二人的收获仅有马铃薯而已,手推车上袋子里的马铃薯是出售的,只能有小篮子里的才能用来果腹。(根据达利零散的文稿合集《米勒–晚钟的悲剧性神话》中有个结论指出女子脚下小篮子很不自然,达利认为那最初并不是篮子,而是有个小棺材,可能装着他们的孩子,也就是说这幅画的主题不是终日劳作后的感恩祈祷,而是将死去孩子下葬后,母亲祈祷父亲哭泣的情景,后来可能米勒听从谁的劝告,改变了原画。在米勒写给有人的信中也说,每当他虔诚的祖母听到祈祷的钟声,就会令他停下手头的工作,“让我们为死去的人祈祷”,在祈祷中的确有“天主圣母玛利亚,求你现在和我们临终时,为我们罪人祈求天主”。美术馆也用X射线检查过这幅画,在篮子部位下面有个影子,但难以断定是一个黑色水壶还是棺材。)
晚钟
播种者
拾穗者
成都美术培训,极典画室不仅教技法还教你艺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