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基础的变量是什么

说起美术的基础,一般指的是绘画的基本功,比如:物体与人的结构、比例、色彩关系及形态特征的把握等。有了这些绘画的基本功才有之后的才能、想象的表现与发挥。可以说基本功就是一种技能的掌握,一种应用工具。它是不是美术的基础?如果不是,那美术的基础是什么?这使我又想起吴冠中说的“笔墨等于零”,我也绝对相信很多人对此嗤之以鼻!但是,如果我们把美术基础的概念理清楚,就不难明白吴冠中他老人家说的是什么意思了。

美术的基础学习训练并不是仅仅一种绘画技能熟悉掌握的训练过程,而是审美水准不断认知提高的训练过程。这里首先是以审美为主导而应用绘画的相应技法加以实现,有的放矢,其中不同的人会根据自己的需要为达到美的效果而采取我们所认知的一般绘画技法之外的技法,从而达到自己满意或理想的效果,比如梵高独有的笔触及色彩。

而目前的所谓美术基础训练是一种技能的训练而非审美水准提高的训练,它所遵循的是这样的逻辑:先要学会绘画的技能,比如:(写生、临摹)画什么像什么,而要达到如此目的就要了解比例、结构、透视等,当你这些掌握之后才能达到得心应手、心想事成的地步,也就是说通过绘画技法的熟练掌握才能表达出审美的境界。

从西方美术发展史来看,从宗教的传播到影像留传(肖像画),再到印象派及当代等的演变,美术不是单一的一种功能的被认可及表现(写生)形式,自我的认可并用视觉语言在一个载体上表达出来就可视为艺术作品,这就是人们与艺术的存在关系,至于其他人认不认可是另外一回事。一个统一的对艺术认可标准是对艺术本身的亵渎,生活的越来越多元化,更需要在艺术领域彰显出它的新、奇、特、真、善、美等多角度、多层面的展现更加宽泛的维度,而非单一化被表现,更非表现的是绘画学习训练技能时的写生,形成专业“创作”的延续。如此被动的写生状态在当今的中国美术界已形成被专业机构及权威专家认可的艺术行为模式,与时代及艺术所代表的精神、理念相距甚远。

就中国传统绘画的现状也是如此,如此的基础要求都是面面俱到,好像美术这个专业门槛很高,要想进来必须要练就十八般武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方能达到其目的。如果真的如此,那时间就是一般人难于跨越横沟了,如果你不会背乘法口诀表而会用计算器,那会不会更不容易算错价格呢?安迪.沃霍尔,草间弥生,杰克逊.波洛克等人的美术基础又是什么?在他们的作品里又表现出多少基础的“功力”而被人认可呢?

没有充分的表达及表现审美情趣之基础上的绘画练习,都是压抑或者是遏制艺术创作需要的冲动!绘画学习与训练都是一种对美的认知、观念、选择(取舍)、习惯(思维)的挑战,所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必须有主动意识,在学习中判断,在训练中思考,更在取舍之间不断地尝试,这些都需要我们在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提高审美的视觉高度,绘画的过程是练就眼力的过程而非仅限于熟能生巧的实际操作。

在艺术审美认知层面上失去了水准的高度,笔墨(技法)等于零的说法是有立锥之地的。绘画的发展从功能性演化成多样性有它主客观的演变及需要而推动的,当写实的绘画被照相机的发明所取代,毕加索从写实转变成立体派,当旧有的形式表现满足不了人们情感与思想的表达,或是阻碍了情感、思想的宣泄,人们就会摆脱绘画的形式要求,寻求更宽泛、无拘无束的表现形式与语言来抒发自己的认知与感受。印象派、立体派、野兽派、表现主义、泼墨画等等都是在对人生意义上的理解用绘画形式、风格探索展现内心深处的感受,技法是为表达而存在,技法是为表现而改变,没有一成不变的技法,而那种不变的只能是纯粹的技法(绘画)。

一旦人们认知超越已知,新的表现形式就会产生。对美的认识、理解、提高是在学习、训练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因而才能在之后的绘画作品中表现出意境超越技法而给人们精神层面上审美的满足。所以,一切围绕着审美水准提高的理论与实践才是真正的美术基础,反之就是一种对艺术表现的束缚,展现出的也只是一种技能,或者说就是依然展现的是“基础”而非高(层次)楼。

Recent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