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尊重孩子的好奇心

五颜六色的世界谁都喜欢,爱美是人的天性。
儿童的美术活动与智慧和创造紧密相连,儿童学习绘画能使他们变得更聪明能干、心灵手巧,对儿童早智的开发有重要作用。但目前美术教学的现状是,很多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中仍存在老师在黑板上示范画,幼儿一笔一画跟着模仿的教学模式。
评价幼儿作品也以像或不像为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把幼儿的思维禁锢在一个框架中,完全忽视了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

要改变此种现状,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儿童的绘画心理特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让孩子们在艺术的天地中充分展现自我。
儿童绘画心理受儿童生理、心理的制约
不了解儿童绘画时的心理特点,就不能正确地评价儿童绘画,也难以辅导儿童绘画。儿童年龄小,生理和心理都没有发育完全,对外界接触不多,缺乏知识经验。
所以他们的思维、认识、行为、动作都是幼稚的,他们在画画时的意识、想象以及造型也都是幼稚的。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大脑细胞约有百分之七十到八十是在三岁以前形成的,智力水平也有一半是四岁以前形成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昭示了幼儿大脑发育之神速。几个月的差异,儿童的智力就大不相同。细心的父母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天天长本事,一天一个样;幼儿园大班和小班的孩子智力就相差很大。
所以幼儿对绘画的知识与技能的把握能力也发展很快,不同阶段应不同对待。同时,我们还必须注重儿童心理积极、闪光的一面,那就是幼儿虽然缺乏生活经验,却非常聪明。
他们好奇好动、富于幻想,求知欲、创造欲非常强烈。如果忽视这一点,对幼儿教育将是很大的损失。
幼儿绘画就是一种游戏
儿童对世界充满着新奇感,什么都想了解,什么都想摸一摸;他们好奇好动的特征,都反映在玩上,在玩中完善各种身体器官,在玩中增加知识和才干。
当他们拿起笔来,在一张白纸上画上线条和形象,看到颜色是那么美,会感到非常新奇,觉得好玩,于是想再试试,就喜欢上了画画。
这时,如果家长或老师约束幼儿,强迫幼儿学一些简单而又枯燥的线条或几何图形,势必会让孩子对绘画失去兴趣;所以,家长或老师在早教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教学的方式方法,应在游戏中完成教学的过程,让幼儿在趣味中掌握技巧,获得成功的快乐。
Recent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