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世纪意大利艺术景象-卡拉瓦乔与雕塑大师内尔尼尼

卡拉瓦乔的写实艺术

在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意大利画坛上,有一位同卡拉奇的艺术旨趣完全不同的艺术家,他就是从北方来到罗马的艺术家中最有天赋的画家卡拉瓦乔( Michelangelo da Caravaggio1573~1610年)。他是一位具有独特个性和风格的艺术家,他的艺术旨趣是描写亲眼所见的真实。他不回避丑,也不遵循古典模式,不承认任何既定的法则,而是虔诚地描写生活中平凡的或下层生活中的普通形象,他是第一位把神圣的宗教题材用当代下层人民生活加以表现的艺术家。他的兴趣在于描写自己所熟悉的人和事物,认真仔细地刻画每一个细节,既不美化也不理想化对象。虽然他的作品大多冠以宗教的标题,但那实在是17世纪初意大利普通人生活的写照,这在欧洲美术史上是一个了不起的革新。在手法上,他大胆地处理光线,用光作为塑造形象、构图布局、突出戏剧性主题的重要手段。这对17世纪欧洲绘画有深远的影响。因此有人称他是“推开17世纪大门的人”,把遵循他的题材和手法的艺术倾向称为卡拉瓦乔主义。

卡拉瓦乔是一位像米开朗基罗一样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生于北意大利,自信心强,从不模仿大师作品。他为人粗野,性情暴躁,生活放浪,甚至打架斗殴,持刀伤人。一次因决斗杀死对手而逃离罗马,四处漂泊,37岁便客死他乡。

卡拉瓦乔并未受到一般人的欢迎,只得到少数收藏家和艺术家的赞美。人们认为他的风格不适宜表现神圣的主题,也不喜欢看到一般平民的形象出现在绘画作品中,他们宁可接受那种更为理想化的形象。因此他不为当时人们所理解,但他的风格对后世的艺术家却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卡拉瓦乔的作品主要有“召唤马太”、“圣母玛利亚之死”、“基督下葬”(1602年)、“女占ト者”(1590年)等。

timg (7)

召唤马太(1598年,323.9×320.4厘米,油画)(图4-1)

《圣经》福音书中说,耶稣的一个门徒马太原本是罗马税吏,后皈依耶稣门下,此画就展现了基督感召马太的场面。在一间昏暗的房间里,罗马税收官马太正和几个助手清点钱财。突然画面右上方射进一東强烈的光线,基督在彼得的陪同下随后走进房间,他举手向马太召唤。马太和几位助手惊讶地转过身来望着基督,他们相对而视,马太将信将疑地用手指着自己。这些人物在强光的照射下,被深暗的背景衬托得明快而生动,画面光影成为一种非常富有表现力的绘画语言。房间被画成罗马街头的小酒馆,马太和助手们就像酒店里的赌徒,身着17世纪的服装。基督除头顶上有一圈几乎被人忽略的淡淡的光环外,完全是一幅普通古罗马人的打扮,毫无崇高神圣可言。宗教题材在卡拉瓦乔笔下変成了一幅有浓厚生活气息的风俗画。

113615

圣母玛利亚之死(1605~1607年,369×245厘米,油画)

圣母之死历来被画家表现为圣母升天的场面,卡拉瓦乔却将它画成一个普通妇女的去世。圣母躺在床上,头发散乱,衣服敞开,赤着双脚,一幅多灾多难的不幸妇女的形象。她床前坐着抹大拉的玛利亚,周围是悲痛的圣徒们。所有这些人都画成了普通的凡人,只人的要求加上去的。有背景上一大块红帷幕略显庄严,但它同前景的人物缺少一种协调感,据说这是根据订件人的要求加上去的。

 

巴洛克雕塑大师贝尔尼尼

17世纪意大利最著名的巴洛克艺术家是贝尔尼尼( Gianlorenzo Bernini1598-1680年),他是一位伟大的雕刻家和建筑家。贝尔尼尼出生于那不勒斯,其父是一位画家兼離刻家。他从小聪颖过人,心灵手巧,8岁时就开始雕刻作品,很早就展示了他的才能,赢得了声誉。大理石在他的凿子下,似乎变得像泥一样柔软可塑。他的雕塑热情奔放,动作性强,有旋风般的力量,非常富于运动感和戏剧性。他尤其突出的贡献是将建筑、绘画和赚塑结合为一体,在艺术表现领域中进行了新的开拓和创造,“圣德列萨祭坛”便是这一创造的结果。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前,贝尔尼尼以其奇特的想象力设计増建了椭圆形大广场计有喷泉,柱廊上安放着100多个雕像,蔚为壮观。和柱廊,这些柱廊就像母亲拥抱孩子的双手一样从教堂伸向前方环抱着广场。广场上还设

贝尔尼尼不仅是雕刻家、建筑家,还是一位画家,甚至写作剧本,担任导演,真是位多才多艺的人!他在生活和艺术上始终一帆风顺,一生服务于教廷,为罗马的巴洛克建筑和雕刻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贝尔尼尼的主要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圣德列萨祭坛”和“圣彼得教堂广场柱廊”外,还有雕塑“阿波罗和达芙妮”、“大卫像”(1619年)、“四河喷泉”(1651年)、“普鲁托与帕尔赛芙涅”(1622年)等。

timg (9)

圣德列萨祭坛(图4-2)

贝尔尼尼1645至1652年为罗马维多利亚教堂中的一座小教堂科尔纳罗制作了这件壁龛雕塑,它将雕塑同建筑、光影、色彩融为一体,成为贝尔尼尼众口皆碑的杰作。

德列萨是西班牙16世纪一位修女,从小犯有癔病,每当发病时就会产生奇异的宗教幻觉。然后她用文字记录下来,被教会封为圣女。贝尔尼尼在这组雕塑中表现了德列萨一次幻觉中的景象,德列萨穿着修女的长袍仰坐在飘浮的云朵上,微启双唇,两眼轻阖,头向后仰四肢无力地下垂,沉浸在痛苦的快感中,她面前一个可爱的天使正用金箭刺向她的心窝。德列萨的精神沐浴在上帝的仁爱之中,肉体却经受着金箭穿透心脏的剧痛,甜蜜和痛苦相交织正是这座雕塑最动人之处。天使塑造得活泼可爱,富于动感,德列萨的衣袍褶纹雕刻得大起大落,漂浮不定,这与她那处于梦幻中的表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件作品既表现了复杂的内心世界,又富于艺术气息。尤其特别的是作者在雕塑背后还饰以金属条,造成光线四射的效果,壁龛外配有各种装饰和彩色大理石块,构成了一个富丽堂皇的整体

timg (11)

timg (12)

阿波罗和达芙妮(1622~1625年,真人大,石雕)

这是贝尔尼尼为罗马红衣主教别墅完成的4件大理石组雕中的一件,取材于希腊神话。小爱神向阿波罗射出了一支点燃爱情之火的金箭,向河神的女儿达芙妮却射去一支拒绝爱情的铅箭,于是,造成了这幕爱情悲剧。贝尔尼尼选择了阿波罗刚巧追赶上达芙妮的瞬间情

景:当阿波罗的手一触摸到达芙妮,达芙妮便向父亲大声呼救,河神立即将她变成一棵月桂树。我们可以看到雕塑中达芙妮的双手、头发和腿已长出月桂枝,身体的一部分正在变为树干。她侧着头正张嘴呼救,显得凄婉又哀怨,阿波罗则被雕成奔靤中的快乐青年。两人相互间构成了密切相连的情感纽带,特别富于戏剧性。两个人体雕塑得优美而富于运动感,舒展而流畅,给人留下难忘的美好印象。

17世纪同贝尔尼尼同时代还有一位著名的建筑师波罗米尼(F・ Borromini1599~1667年),他是巴洛克建筑艺术的代表人物。他的建筑以复杂和奇特著称,同时也反映了艺术家隐秘而不平静的心灵。他的主要作品有罗马的“四泉圣卡罗教堂”,从这座教堂的平面图能看出它的特殊性。它的平面像一个被挤压过的椭圆形,这个椭圆形又近似个变形的希腊十字形。教堂正面采用了凹凸起伏的变化,好像有一股压力使它成为这种具有伸缩性的样子。

波罗米尼还在教堂正面把建筑同雕刻混合为一体,这是很少有人采用的大胆手法。他同别人合作设计建造的桑塔·阿组塞教堂,也是一座典型巴洛克风格的建筑。

18世纪的意大利艺术已远远不及法国,它不再占有领导欧洲艺术潮流的地位而让位于法国。这时意大利的艺术家大都是室内装饰家,绘制巨幅壁画或作一些装饰雕刻。18世纪的威尼斯画家占有特殊的地位,其中最负盛名的是提埃波罗(G・B・ Tiepolo1696~1770年)。他是当时的壁画名家,不仅在意大利,同时也在德国和西班牙从事创作,他的艺术有巴洛克的影响,也继承了文艺复兴的传统。他在威尼斯、米兰等地画有大量壁画和天顶画。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1750年左右为威尼斯贵族宅第所作的壁画“克里奥帕特拉的盛宴”。他以豪华的衣着,艳丽的色彩和有趣的古代故事来打动观众。此外,他在威尼斯还作有“玫瑰花坛的授职仪式”壁画(1739年),在符兹堡绘制了壁画“巴巴罗萨的婚礼”(1752年)等。他还留下了数十件为壁画而作的小幅油画。提埃波罗的画风相当自由洒脱,也十分华丽繁杂。因此有人认为他是罗可可风格在意大利的代表。

Recent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