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我们遗忘了的童趣
童趣是什么?我们似乎已经遗忘,当我们长大成人,现在成为孩子的家长后,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们开始让他们找一点兴趣,学习一点东西。很多时候和朋友在一起聊的无非就是自家的孩子,他家的孩子。免不了心里一番计较,谁家孩子长的乖,谁家孩子聪明,谁家孩子几岁就开始在学什么学习班。等孩子送去了学习班,就希望他们能够一直保持兴趣,每次都愉快的投入到学习中。然后每次学习成果又免不了心里一番比较,谁家的孩子画得更好,做的更好。自家的孩子做的好不好什么的。那么,这个好不好是用什么标准来评价的呢?我们看来是,这个苹果画得像不像,颜色图的规不规矩,这个圆圈圆不圆,方形方不方正。
我们看看下面2个小朋友画的画:
第一幅是一个活泼好动的4岁小男孩在老师指导下一步一步画的青蛙,大眼萌萌的。第二幅是另外一个很爱画画的4岁女孩自由画着玩的。如果以我们的眼光来看可能大都觉得青蛙更明确更工整一些,但当我听到小女孩告诉妈妈她画的是彩色的雨时,我突然很有感触,恍惚找回了童真的影子。
作为一个美术老师,教了成人美术,也教少儿美术,在教少儿的时候,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过多的干涉纠正他们的童真“错误”,我开始给他们很多规矩要求。我总是用我们成人的眼光去教导要求他们,虽然我们画室写生时的螃蟹、金鱼、鸟、龙虾,昆虫标本大部分都是真实的参照物,我们不主张孩子跟着老师的机械步骤绘画而跳过观察部分,但不知不觉在他们观察了开始画的时候,总是想指导着他们一步一步来画,觉得这样才能画出“像样”的作品。对此我深深反省,我小时候爱画唐朝宫女古装,就是每个女人头上都顶着一个大大的扇形或者长方形牌子,牌子上面很多的花和吊坠。我什么时候不知不觉忘记了童趣,所以我觉得,二者融合一下也许才是最好的。我们指导一部分,但更多的还是要尊重小朋友的童趣。也许他们画的圆有点方,也许他们涂出来的颜色已经超过了边框,或者涂的很不规整。也许他们画的比例大小不太对称。但他们只是一群不到10岁的孩子。他们的行为能力,眼手脑的配合还在初步的锻炼中,我们因该视这些“错误”是童趣,而的的确确只有他们简单单纯直接的思想下才能想象到这样的场景。
孩子的试学年龄在10岁左右。10岁以前,我们更多的应该是培养、保持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玩耍中学习,这样他们才会一听到学习就充满积极性。不要对他们太苛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