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少儿心理咨询-视觉型、触觉型的儿童

  儿童画发展历程的各阶段表现特质,重塑了人类心智发展的历程,可以从学龄前儿童的作品表现找到一个例证: 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所创作出来的视觉型式非常相似;依据Lowenfeld, Viktor. (1957)的研究结果,则可归纳为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1、涂鸦阶段: 自我表现的第一阶段(2~4 岁)

2、样式化前阶段: 首次的表现尝试(4~7 岁)

3、样式化阶段: 形体概念的形成(7~9 岁)

4、党群阶段: 理智之萌芽(9~11 岁)

5、推理阶段: 拟似写实阶段(11~13 岁)

6、决定时期: 两种不同的创造类型

7、青春期的艺术~ 走向写实     

     罗恩菲尔(Lowenfeld, Viktor.)依据儿童创作表现细节的特征作为创作心理发展的阶段论之例证,并非使用科学方法所得客观性实征研究,而是接触儿童绘画创作多年的经验累积归纳的结果(郭祯祥译,1991),每个阶段的发展必然须在前一阶段的发展完成后再进入下一阶段。罗恩菲尔认为儿童的艺术创作是经由感官知觉体验生活后转换(或反映)经验的成果,故而儿童创作是「画其所知」。在叙述儿童创作特征时,罗恩菲尔特别提出两种不同知觉类型的儿童:视觉型与触觉型;视觉型儿童如同旁观者,较能察觉视觉上的客观现象与空间关系,作品呈现具象的绘画倾向。触觉型则如同参与者,所画作品倾向表现知觉之历程感觉,而非客观对象的再现(王德育,1991;郭祯祥译,1991)。

视觉型儿童的特质包含:

1、主要媒介依赖眼睛、且具有观察性向的心理素质。

2、属于客观的创作类型。

3、要从事物的外貌来获取经验。

4、能看到事物的整体,不忽略细节,并且能将整体印象分析为细节及部份印象。

5、从物体的外轮廓开始表现,然后才以细节充实形体。

6、视觉分析可以穿透物体的本质:包括(1 )形状和结构特征的分析。(2 )由光线、阴影、色彩、空气及距离所造成的形状或结构的改变。

7、具有将运动感及触觉经验转化为视觉经验的倾向。

触觉型儿童的特质则包含

:1、主要媒介是身体本身肌肉感应、运动经验、接触的体验、自我与外在世界的价值关系体验。

2、作品属于自我投射的结果,将身体的、感情的、接触的了解表现成为事物形状的特征。

3、属于高度主观的创作类型。

4、不会把运动感或触觉经验转化为视觉经验,而是满足在触觉经验或运动感本身。

5、比例采价值的比例而非视觉的比例。

6、通常对事物的经验是片断的,除非对事物本身有兴趣,才会将事物片断的经验加以综合,不会建立综合印象。

      视觉类型的孩子非常喜欢看书、杂志和报纸,如果你向他问路,他可能会给你画一张很清楚的地图。在学校里通常受到老师的喜欢,因为他们能够比较认真地听讲,专心地看老师在黑板上板书、讲解,同时,他们在阅读书籍方面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触觉型的学习者通常在学习中,更需要运动、需要感觉、需要触摸、需要动手去做的过程。如果强迫他们坐在课堂上不动,那么他们就会感觉非常的无聊乏味。同时,这种学习类型不容易被当前的教育所接受,很多人的成绩在同学中处于落后状况,甚至有些家长和老师会认为是多动症的表现,认为他们属于差生。其实,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

 

Recent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