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文学•《遇见未知的自己》——-心灵修行课

这本书是我无意间在卓越亚马逊上看到的一本畅销书,题目深深的吸引了我。
“未知的自己”,是啊,我们很少会有人静下心来思考这个问题。
“我是谁?”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优秀美丽的女孩子,可是她并不那么幸福。
她甚至很自卑,因为她的家庭。
在一次偶然中,她误闯了一个老人的小房子。从此,便开始了寻找自己的旅程。
   老人给她出的第一道题目,便是“你是谁?”
   她答道:“我叫李若菱。”
   “李若菱只是你的名字,一个代号”老人接着说,我问的是“你是谁”
    “我……”
    当读到这里时,我开始思考,对啊,我是谁?我是杨纾,但那只是一个代号,
我说了我的名字,别人不一定就认识我。
只是认识了一个代号而已。我还可以更名,变成另一个代号。我继续往下读。
若菱思考了很久“我在一家外企计算机公司上班,我是负责软件产品的营销经理。”
“那也不能代表你是谁,如果你不在这家公司上班了,这个“你是谁”的内容是不是要改了?
 若菱彻底陷入了深思,连带我的心也一同陷入了深思。
 “我是个苦命的人,从小父母离异,只见过父亲几面。十岁以前都有外祖父母抚养,继父对我一直不好,冷酷疏离。
为了脱离家庭,我早早结婚,却又久婚不孕,饱受婆婆的白眼和小姑的嘲讽,连老公也不表示同情。
工作上老是遇到小人,知心的朋友也没几个…….”这时的若菱已经陷入了悲苦自怜的情绪里,老人的目光也现出同情。
“这是你的一个身份认同,一个看待自己的角度。你认同你是自己是一个不幸的人,是多舛的命运、不公的待遇和他人的错误行为的受害者。
你的故事让人同情,不过,这却也不是真正的你。”
若菱到底是谁?这个答案贯穿书的始终。老人每次都会给她留下一些题目让她去思考。
“我不是谁?”“我为什么常常不快乐?“这个世界是什么组成的?”…….
 当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真的比以前更加豁达了。若菱的所有心理活动仿佛就像自己身处其中一样,同她一起,感受苦与乐。
慢慢的寻求我们想要知道的答案。
我们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的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
死亡来临的时候,会把所有不能代表真正的我们的东西席卷一空,而真正的自己,是不会随时间、甚至死亡而改变的。
我们很多时候,遇到了困难,痛苦的不是困难本身,而是我们不敢面对,不肯接受这样的事实。但是事实已经是事实,它发生了。
你不去接受它,反而会越来越恐惧。痛苦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因为那是我们对事情的解释。
痛过、哭过以后,我们要学会“臣服”。臣服的好处就是,当你接纳了当下,不徒然浪费力气去抗争的时候,
事情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你才发现原来的挣扎真的是白费力气。凡是你抗拒的,都会持续。
  生活中便有很多这样鲜活的例子。人们的心理暗示就是那么强大,越是害怕一样东西,它就越会靠近你。
让恐惧无限放大。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很多实在的真理。我们所追求的总结下来,不过就三个词“爱、真我、和平”。
我们希望衣食无忧,我们希望婚姻美满。我们希望家庭和睦,家人平安。其实我们都是在追求“爱,真我与和平。”
很喜欢书中的一句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生命来无影去无踪,无法臆测也难以捉摸。
无论身处力争上游的快跑阶段,或逢人生变故减速慢行的彷徨时刻,或是看尽千山万水绚丽归于平淡的踌躇关头,
面临其中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唯有抱持观照内心并惜福感恩的心态,一切的真相才会自动还原水落石出。
我们学习艺术来造就生命的丰富,我们行走天下来填满人生的彩图,我们阅人无数来总结自身的不足。
我们习惯逃避、推脱。是的,每个人都是这样的。很难有人做到真正的面对现实。
可是生活让我们在不断的困苦中变得坚强,变的自信。一个强者,他从不回避过去,但他更加正视当下。
我们所要了解的,便是,自己。这世上,只有三件事:老天的事,你的事,他人的事。
当你总在他人的事中困苦不堪时,你该想想,无论如何,你,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人,永远是他人,他人的事,永远不要过多干涉。
痛苦,都是自己创造的。我们不知道一切问题都是出在自己身上,只要改变了自己,改变自己的心境,所有的外境,
包括人、事、物都会境由心转的随之改变。相信自己,正视自己。达到自我认同,因为当你看待事物的方式变了,
这件事情的结果,也就不那么复杂了。
 这本书帮助了曾经迷失或者现在迷失的人们,找回真正的自己。一步一步的,慢慢的问自己。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Recent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