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绘画解读29– 拉斐尔前派
拉斐尔前派19世纪40年代,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的一批学生为了反对当时美术学院的陈腐画风,提出要以拉斐尔以前的早期文艺复兴艺术为榜样,真实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忠于自然。发挥艺术的社会道德作用,为此他们组织了拉斐尔前派兄弟会。具有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内涵,代表画家有:加百列.罗塞蒂、约翰.米莱斯、威廉.霍尔曼.亨特。以叙述性主题为主的消极浪漫主义画派,其艺术思想具有明显的回到中世纪文化传统的倾向。常取材文学著作、历史或经过筛选的圣经主题,以后逐渐也包括描绘当代生活、社会问题的主题。主张绘画的单纯、写实性,画中每一物体都依靠写生完成,刻意追求画面光亮,色彩发光灿烂的效果,具有强烈的戏剧性。代表人物作品有威廉.霍尔曼.亨特的《醒悟的道德》《少女夏洛特》《牧羊人》、罗塞蒂的《圣母领报》《维纳斯》《菲娅美塔的眼神》《白日梦》《受胎告知》。米莱斯的《基督在双亲家中》、《奥菲利亚》。《奥菲丽娅》此画的灵感来源是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美丽纯洁善良的少女“不知自己已身处险境”,她编织了一个花环,目光凝滞,仰面躺在水上随波飘零。她的裙摆越来越沉,可怜的奥菲丽娅像祭品一样沉入了泥塘之中。这幅画中的女子太美了,大家叫她利兹,出生贫穷,但举止文雅端庄,在一家帽子店打工,属于劳动阶层,罗塞蒂发掘了她,爱上了她,与她定下婚约。她脱离了苦力劳动成为了模特。这位模特是当时拉斐尔前派画家们眼中的女神。多情的罗塞蒂让利兹苦等了8年后依然在外沾花惹草,最终利兹选择自杀。与奥菲丽娅的命运何其相似。
罗塞蒂《爱的十四行诗》
西方美术从久远古代开始,一直求取着平衡。希腊的理性美学,被罗马的俗世经验做了修正。罗马的个人感官放纵与俗世耽溺,正是基督教禁欲美学的起点。基督教美学压制世俗人性,到最后正是文艺复兴重新回归人性的契机。19世纪工业革命让人们视线又回到了城市,那些在城市中长大,对农业不再留恋的画家,对工业怀抱着亢奋的信心。吉约曼《伊维里的黄昏》卡耶博特《雨天的巴黎街道》他们时候工业城市的一代人,被称为“印象派”,印象派是西方美术的白话文运动。
雨天的巴黎街道
成都美术培训,极典画室不仅教技法还教你艺术史